目前,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民生活水平大為提高,但是農村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不同步,其中水環境污染問題尤為重要。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導致溝渠、池塘水質發黑變臭,蚊蟲滋生,影響農村人居環境及威脅居民的身體健康,同時會造成飲用水水源污染以及湖泊、水庫的富營養化。
農村污水治理大多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統。由于經濟條件限制及環境保護意識的缺乏,我國農村地區大都以明渠或暗渠收集污水,污水收集設施簡陋,不能實現雨污分流,往往會匯入雨水、山泉水的等,匯集的污水成分復雜。而水量的增加和污染物濃度因釋作用降低,使得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難度加大。粗放式的排放方式以及官網設施簡陋、缺少維護是導致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低的重要因素,由此導致的生活污水的露天徑流和地下滲透不但使村民的居住環境惡化,而且易造成地表及地下水污染。
完善農村地區的污水收集體系,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解決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手機問題是治理農村水環境的重要環節。隨著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增長以及國家對農村生活污水的整治力度加大,許多地區已在完善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網,在些經濟條件較好的新農村,已經具備較完整的收集和處理體系。現有的收集處理方式主要分為三類:農戶分散式收集處理、村鎮集中收集處理、通收集歸入市政管網。污水分類收集也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個有效途徑。在國外,對生活污水分離處理的應用模式已較為成熟,將“黑水”和“灰水”分處理,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處理難度,還能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國內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可以借鑒生活污水分類收集處理的模式,將“黑水”經過收集池后可農用,“灰水”經收集處理后可中水回用或直接排放,以達到減少處理量,降低建設運行成本的目的。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將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環境成分清除、降解做無害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著重考慮選用成熟可靠,適合農村特點和實際污水處理適用技術。